這系列文章想跟大家聊一聊關於味噌的二三事,同時也順便介紹明白田引以為傲的產品:明白田手工味噌。
味噌,是將米(麥、豆)麴、鹽巴與煮至熟軟、打碎成泥狀的黃豆混合在一起,然後放入木桶、陶甕或是玻璃缸等容器中發酵而成的食品。
↓味噌製作過程影片
透過麴菌的酵素,能幫助黃豆的大分子蛋白質轉化為小分子胺基酸,白米的大分子澱粉轉化為小分子葡萄糖,進而與乳酸菌、酵母菌互動作用,並伴隨著常溫下梅納反應的慢慢發生,最終產出鮮味濃郁、甘味十足,味道層次豐富無比的食品。
↓以米作為培養基的麴菌(米麴)
而依照上述過程,根據培麴使用的穀物材料,我們可以大致將味噌區分為米味噌、麥味噌、豆味噌三類,因為不同穀物所涵蓋的營養成分大相逕庭,培養出來的麴菌也會相應地產出不同的酵素,進而得到截然不同的風味,大致上來說,米味噌會比較甜;麥味噌會有一股深沉的麥香;豆味噌會比較接近醬油般鮮味十足。除此之外,使用糙米取代白米、大麥取代裸麥、黑豆取代黃豆,甚至米豆麥混搭等等,都是能夠操作變化的參數,雖然大眾接受度可能不及上述三種主流味噌高,但也不乏喜愛特殊口味的族群。
↓以黑豆為培養基所培養的豆麴,能夠拿來做台灣特有的醬油「蔭油」
在這個基礎之上,黃豆泥與麴的比例就成為了另一個重要的課題,日本各地著名味噌都有其獨門的比例,從(豆:麴)1:3到2:1都大有人在,以最常見的米味噌而言,大方向是麴的比例越高,產出的味噌口味會越甜,基本上市面上所謂的「甘口味噌」都是米麴用量大於黃豆泥,例如(豆:麴)1:2的比例而製的味噌,反之,「辛口味噌」則大部分黃豆用量高於米麴,導致其豆味比較濃烈、重口味。
↓味噌製作過程中米麴與黃豆的混拌
說了這麼多,明白的味噌是哪一種呢?因為我還是偏好使用味噌煮湯的關係,所以我使用花東產的白米來培養麴,並且搭配同樣花東產的黃豆,製作(豆:麴)1:1的偏「甘口味噌」。
我個人認為用這樣的比例的味噌製成的味噌湯,入喉的甘甜與豆鮮味非常平衡,就是一個「剛剛好」的滋味,這種剛剛好、這種平易近人,正巧也非常符合明白的品牌美學,相信是能夠符合所有人口味的一款味噌。
↓以明白手工味噌製作味噌湯